我又回來reflex啦!
因為之前叫做 Pynecone ,而在7月的時候改名...有些東西似乎不見了?
無所謂,繼續吧
這邊我是使用 wsl 做開發,不過說開發是開發,還是以給小白使用的介紹文為主。
import reflex as rx
,rx綁定狀態,即可開始撰寫,看return的部分就明白了,這裡的部分主要是對應到文字方面,以及某超連結邊框圓角
,給予事件綁定。最後則是使用以下程式碼啟動整個程式。
# Add state and page to the app.
app = rx.App()
app.add_page(index)
app.compile()
這裡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不是使用reflex run
,而是 next dev
reflex.image(src = "image.jpg")
而我們主要寫程式碼的地方還是在我們的demo裡面,如下圖可以看到my_reflex_app/my_reflex_app.py
,從這裡直接修改(默認)。
翻了翻 config.py,發現到都是設置好的,本地前端端口都是默認3000。
對於新手來說先別搞這麼複雜,先可以弄出一個基本的樣板再說。
組件是建構 reflxe前端的必需品,而組件是可以拆開、重組的,如果有翻到 config.py
的話,可以看到 props 具體的解釋是元組和字典。
我們先把目前不需要的程式碼先給刪除。
# ...
class State(rx.State):
"""The app state."""
pass
def index() -> rx.Component:
return
# ...
這邊我們先來查看一下文字的部分。
# ...
return rx.vstack(
rx.text("Hello World!", as_="i"),
rx.text("Hello World!", as_="s"),
rx.text("Hello World!", as_="mark"),
rx.text("Hello World!", as_="sub"),
)
按照文檔,會顯示以下部分。
這裡的類別是 str,默認的標籤是,觸發事件為on_mount
與on_unmount
,加載上去的時候是使用前者的事件處理程序,組件從頁面刪除的時候則使用後者,而不是在頁面刷新的時候調用。
這個部分就比較簡單了,直接上程式碼。
# ...
return rx.vstack(
rx.heading("Hello World!", size="sm", color="red"),
rx.heading("Hello World!", size="md", color="blue"),
rx.heading("Hello World!", size="lg", color="green"),
rx.heading("Hello World!", size="xl", color="blue"),
rx.heading("Hello World!", size="2xl", color="red"),
rx.heading("Hello World!", size="3xl", color="blue"),
rx.heading("Hello World!", size="4xl", color="green"),
)
css的部分可以直接編寫在後面。
默認標籤為,size的部分為4xl”| “3xl”| “2xl”| “xl”| “LG”| “MD”| “SM”| “xs”
# ...
return rx.box(
"Write some ",
rx.span("stylized ", color="red"),
rx.span("text ", color="blue"),
rx.span("using spans.", font_weight="bold"),
)
結果如下。
一般來說大家有寫過網頁都還挺熟的,就不贅述了。
# ...
return rx.vstack(
rx.markdown("# Hello World!"),
rx.markdown("## Hello World!"),
rx.markdown("### Hello World!"),
)
# rx.markdown(
# """
# Support us at **[Reflex](https://pynecone.io)**.
# Format your `inline_code` easily.
# """
# )
# rx.markdown(r"$ \int_a^b x^2 dx $")
# 官網的程式碼可直接查找
這裡使用的是 dict 類別,不是和之前一樣是 str 囉。
# ...
return rx.highlight(
"Hello World, we have some highlight",
query=["World", "some"],
styles={
"px": "2",
"py": "1",
"rounded": "full",
"bg": "grey",
},
)
# ...
結果如下。
query的部分使用的是list,凸顯文本。
styles的部分是 dict。
到這邊文字的部分基本上結束了,之後再把表格甚麼的慢慢寫上來吧。
系統版本: wsl
請問wsl 是?
抱歉少打了,我這邊是windows子系統,所以在打的時候我忘了有這荏QQ
那我用mac,應該還是可以學的吧?
可以啊,開虛擬環境venv或是我前面寫的poetry,翻翻文件都有下載方式
那我就繼續追隨了